“解密”天气预报背后的故事

个人用户 优质百科文章 25 0

“解密”天气预报背后的故事

“解密”天气预报背后的故事-第1张图片-个人运势文章-专业分享星知识元动力平台

太原市气象台副台长田晓婷介绍天气预报制作流程。

“燕子低飞蛇过道,鸡不回笼喜鹊叫,大雨不久就来到……”过去,人们凭借生活经验来判断天气。如今,随着科技发展,出门前依据天气预报来增减衣物,已成为人们的习惯。天气预报不仅服务于百姓生活,更积极作用于森林消防、农业种植、生态环保等社会经济的多方面。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,记者走入太原市气象台,“解密”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。

“海陆空”观测

清晨微曦,东山五龙森林公园里,“圆脑袋”的白色“巨人”静静矗立,这是太原市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站。它可以捕捉到直线距离150公里范围内的天气状况,哪里有沙尘、哪里湿度高、哪里有对流,都逃不过它的“法眼”。雷达搜索到的天气信息传送回小店区永康南路的太原市气象台,值班工程师刘圆渊在电脑前密切监测。

滨河东路的小店区气象观测站,距离地面1.5米高的百叶箱里放置着传感器,测量温度、湿度、气压等数据。与此同时,太原气象站的探空气球正在空中忙着探测温度、气压、湿度和风速等信息。

上午8时,太原市气象台台长荆肖军接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气象观测数据。这些数据分别来自地面气象站、雷达等地基观测,气球探测、飞机探测等空基观测,卫星探测等天基观测。这些气象观测数据通过气象专用网络通道实时传输到气象部门,很多气象信息实现全球共享。

“从地面到高空,从陆地到海洋,气象部门全方位、多层次地了解大气变化。我们制作天气预报,依据的就是这些观测数据!”荆肖军说。

天气“算”出来

“我是1988年开始从事气象工作的,那时天气现象需要人工观测,手工绘制天气图,观云凭借肉眼,百叶箱里也不是传感器,而是用头发丝来测湿度。如今,随着科技发展,气象观测越来越精准……”太原市气象台正研级高工李瑞萍感慨。

高科技丰富了气象观测方式,也提升了预报的准确率。在太原市气象台宽敞的会商室里,两排都是电脑,上面闪烁着雷达回波资料、卫星云图、数值模式资料、地面形势预报等。预报员们紧盯各类图表,不断汇总数据和记录。

太原市气象台副台长田晓婷指着这些图表讲解,天气预报员通过分析天气图和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,研究各类型天气图表,结合气象卫星、雷达探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、判断后,做出未来不同时间段的具体天气预报。

科技“加持”,如今已实现逐小时预报天气。

“会诊”得结论

上午9时30分,荆肖军作为当天的值班预报员,参加全省天气会商,全省各地预报员共同分析研判天气情况。除此之外,一天当中,还有每天上午8时的全国天气会商以及10时的空气质量会商。

由于影响天气的原因诸多,也很复杂,预报员需要集思广益讨论,像医生给病人会诊一样。在天气会商时,预报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,汇总后经过综合分析,然后对未来天气的发展变化作出最终的预报结论。会商是天气预报中的关键一环,尤其遇到比较复杂的天气情况,会商更加细致,经过充分讨论最后得出预报意见。

预报员一个完整的值班时间为24小时,从当天上午8时到次日上午8时。这期间,他们要先后多次通过微信、微博等渠道发布短期、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。

天气预报是个复杂的过程,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,更需要极强的责任心。目前,太原市气象台共有10位工作人员,7人为气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。

“天气预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安全,我们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,最大限度地为大家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!”荆肖军表示。 

记者 侯慧琴 文/摄

来源:太原晚报

标签: 解密 天气预报 背后 故事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